作者: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3-08-17 09:22
近日,在鄄城县什集镇李楼村云龙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葡萄大棚里,一串串葡萄挂满枝头,在绿叶的掩映下青翠欲滴。村民正在棚内忙着疏果,伴随着剪刀的“咔嚓”声,一颗颗品质差的葡萄纷纷落下,为品质好的葡萄“让”出了生长的空间。
正在查看葡萄长势的李楼村党支部书记李昌国告诉记者:“大棚葡萄错峰上市,每年都能卖个好价钱。”
2014年,在外经营水果生意的李昌国看到了种植葡萄的“钱景”,动起了回乡创业的念头,在什集镇政府的帮助和扶持下,流转300余亩土地,成立合作社,带领群众种植葡萄,将葡萄产业发展得有声有色,让小葡萄变为乡土“致富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2016年,李昌国被推选为李楼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建起了20多个大棚。生长在大棚里的葡萄可提前上市一个多月,“巧妙”地避开了葡萄大量上市的时节,凭借着“物以稀为贵”,采摘游人纷沓而至,在市场上也深受青睐。
李昌国告诉记者,他们种植的葡萄有夏黑、巨峰等4个品种,采用大棚种植,不用套袋,结出的葡萄酸甜可口,每一颗都能让人吃出“儿时的味道”。
“今年我们还试种了甜瓜,目前长势非常好,种植成功后,带动村民一起种,这样大家又能增加一份收入。”李昌国说。
小葡萄为李楼村“串”出了“甜蜜”产业,也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的美好愿景。“在这里上班,离家近,就是干一些农活,也很轻松,一天60多元,对我们这些岁数大的人来说已经很满足了。”村民崔景云乐呵呵地说。
在什集镇和李楼村一样“抱团”发展产业的还有王吴庄行政村,如今,黄桃已经成为这个村的“新名片”。
眼下,走进位于王吴庄行政村抄纸范庄村的黄桃种植基地,1000余亩黄桃林连绵不绝,微风拂过,如绿海翻腾。一个曾经以传统种植为主的村庄,缘何能在短时间内拓出了一条黄桃产业之路?
“我们村成立了鄄城县三辰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集中资金、土地和劳动力,让村民从‘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发展’,一群人一条心,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路。”王吴庄行政村党委书记、鄄城县三辰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苏武堂一语道出了其中的缘由。
改变,源于对致富的渴望。从2017年开始,王吴庄行政村村“两委”成员就多次到外地考察,试图改变群众传统单一的种植模式。通过考察,成功与康发集团签订合同,带领群众种植黄桃,走向了共富之路。
围绕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要求,近年来,什集镇整合各村优势特色,统筹谋划,鼓励各行政村成立种植养殖合作社,改变过去村民“单打独斗”的局面,为村集体和群众持续增收致富探索出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记者 焦同帅 通讯员 刘永霞